1. 热敏纸概念
热敏纸是一种加工纸,其制造原理就是在优质的原纸上涂布一层"热敏涂料"(热敏变色层)。虽然此变色层所用的化学药品有十几种,但至少有下列化合物:无色染料,该染料的品种甚广,最常用的是荧光化合物;显色剂约占20%以下,常用的有双酚、对羟基苯甲酸;增感剂约占10%以下,其中含有苯磺酸酰胺类化合物;填料约占50%以下,常用的有碳酸钙(微粒);胶黏剂约占10%以下,如聚乙酸乙烯;稳定剂,如对酞酸二苯酰;润滑剂等。因此工艺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热敏纸又称热敏记录纸、热敏复印纸、热敏传真纸,在台湾则叫做感热复写纸,是美国3M(Minesota Mining Ink Character)公司在1951年首先开发出来的。
无色染料双组分型热敏纸是经过特殊涂层涂布的加工纸,是一种由纸等作为载体,隐性无色染料、显色剂、增感剂、胶黏剂等作为热敏发色涂层而构成的遇热发色的热敏记录效果的信息用纸。
2. 热敏纸用途
热敏纸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真机、通讯、医疗、记测系统如心电图机、热工仪表、计算机联网终端打印、商标、签码(POS)等, 其中以传真机的使用最多。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票据打印机技术和条形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热敏纸由于其独特性能、快速产生图像的优越性和方便的条形码标签,在条形码记录信息和票据打印领域方面得到快速增长。
3. 热敏纸分类
从功能上热敏纸可分为普通热敏纸和三防热敏纸。三防热敏纸是在热敏发色层上再涂一层保护层,以赋予三防热敏纸更好的防水、防油和防磨擦等性能,主要用于高端市场。
从结构上热敏纸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热使有色的色素物理成色达到记录效果的物理型热敏纸,该类热敏纸又分为熔融透明型、熔融转印和热升华型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熔融透明型热敏纸,其广泛用于医疗上的心电图和脑电图等,应用于因特网终端的打印纸;在商业活动方面,用来制作商标、签码(POS)等等,其中以传真纸的用量占有的比例最大。另一类是利用在热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而达到发色目的的化学型热敏纸,是目前市场上用量最大的产品,该类热敏纸又分为双组分金属化合物发色热敏纸和无色染料双组分热敏纸。
4. 热敏纸显色原理
熔融透明型热敏纸显色原理是在黑色基底纸上,涂布一层不透明的蜡作表面层,经热笔作用,不透明的蜡状材料熔融透明化,基纸底层的颜色显露出来而构成图像。
金属化合物发色热敏纸显色原理是基于脂肪酸的重金属盐和还原剂共同混合,利用加热升温使脂肪酸盐熔融和还原剂反应,使重金属还原而游离显色。
无色染料型热敏纸显色原理是基于含有内脂环的无色染料与显色剂混合,在热的作用下,显色剂与无色染料受热熔融发生反应而发色。
常用的彩票用的都是热敏纸,普通热敏纸不适合长期保存,但是好的热敏纸已经可以保存30年甚至更长。热敏纸被置于70℃以上环境时,热敏涂层开始变色。其变色的原因还要从它的成份谈起。
热敏纸涂层中的热敏成份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无色染料或称隐色染料;另外一种是显色剂。这类热敏纸也被称为双组分化学型热敏记录纸。
常用作无色染料的主要是:三苯甲烷基苯酞体系的结晶紫内酯(CVL)、荧烷体系、无色苯酰亚甲基蓝(BLMB)或螺吡喃体系等物质。
常用的分散剂主要是:聚乙烯醇L-3266、聚乙烯醇GL-05、聚乙烯醇KL-03(日本合成化学产)。
常用的顶涂层和底涂层助剂主要是:gohsefimer Z-200、聚乙烯醇T-350、聚乙烯醇N-300。
常用作显色剂的主要是:对位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PHBB、PHB)、水杨酸、2,4-二羟基苯甲酸或芳族砜等物质。
热敏纸遇热后无色染料与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于是使用热敏纸在传真机上接收信号打印或直接用热敏打印机打印时,图文就显示出来了。由于用作无色染料的品种有许多种,所以显现的字迹颜色就有不同,有蓝色、紫红色、黑色等。